近日,多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解禁,高毅資產、景林資產、寧泉資產等明星私募參與定增浮虧。業內人士提示,機構投資者參與定增能夠獲得一定折價,但其中也存在風險,后續需聚焦基本面優選標的。而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,如果自己與明星基金經理的持有風格不一致,對持有風險不能完全認知,盲目地“抄作業”存在風險。
多家明星私募浮虧
去年7月,高毅資產知名基金經理馮柳豪擲20億元參與復星醫藥定增的消息備受市場關注,但根據近期復星醫藥發布的公告,該筆定增尚未給馮柳帶來正收益。
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,公司2023年1月30日將有1.07億股定增限售股解禁。據悉,此次解禁的定增股為復星醫藥半年前定增所發行的股份,當時新增股份的發行價格為42元/股,不過,截至1月20日收盤,復星醫藥最新股價為36.31元/股,參與定增的股東浮虧仍超13%。
無獨有偶,金博股份近日發布公告稱,公司今年1月30日將有近1163萬股定增限售股解禁,占公司股本總數的12.36%。資料顯示,此次解禁的定增股為金博股份半年前定增發行的股份,彼時發行價格為266.81元/股,但截至1月20日收盤,金博股份最新股價為245.85元/股,這批參與定增的股東目前也處于浮虧狀態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批股東共11位,其中就包括景林資產旗下兩只產品。
同樣參與定增浮虧的還有寧泉資產。公開資料顯示,去年7月寧泉資產獲配了海容冷鏈的定增股份,彼時定增發行價格為31.67元/股。去年7月以來,海容冷鏈股價震蕩下調,雖然今年以來有所反彈,但截至1月20日收盤,海容冷鏈股價為31.07元/股,尚未回到此前的定增價格。
事實上,近期解禁的上市公司定增股份,大多于去年7月份發行。彼時市場剛剛經歷反彈,市場信心有所修復,對于明星私募參與的定增項目,投資人頗為關注,部分投資者還在互聯網平臺討論稱,可以根據披露的機構參與定增情況“抄作業”。不過如今看來,“抄作業”也存在一定風險。
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提示,私募機構的持倉股票少則十余只,多則數十只,分散持倉能夠彌補選錯個股帶來的損失,但個人投資者未必能有等同的實力。另外,如果投資者與明星私募的持有風格不一致,持有周期匹配度低,且對持有風險不能完全認知,盲目“抄作業”可能會在股票的價格波動中低賣高買,難以獲取收益。因此,個人投資者“抄作業”還需謹慎。
定增仍是獲取收益的重要方式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多個定增項目浮虧,但是對于今年的定增市場,機構較為樂觀。
純達基金基金經理唐光英表示,今年定增市場投資機會值得關注?!半m然經歷近期反彈,但目前市場估值仍處于合理偏低的位置,參與定增可以通過折價的方式獲得較多籌碼,給機構在底部建倉提供了較好的方式。與此同時,從數據來看,定增市場的供給端和需求端依舊火熱,后續可關注兩條主線,一是受益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的生物醫藥、消費板塊;二是受益流動性改善、估值提升的景氣賽道,如半導體、電氣設備等板塊?!?/p>
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也認為,市場低位往往是參與定增更好的時機,原因在于市場調整過程中參與定增會有更大折扣,而且市場經過充分風險釋放之后,下行空間比較有限,定增的安全墊反而能起到保護作用。當下市場風險已經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,隨著國內經濟復蘇,市場繼續下行空間有限,因此參與定增仍是今年機構獲取收益的重要方式。
談及具體的投資機會,一位頭部私募創始人稱,去年11月以來,市場震蕩反彈主要反映了情緒修復,后續需緊盯業績能夠真正改善的上市公司,聚焦基本面優選標的。
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